魏蔻蔻:每个女人都该有间属于自己的厕所 …… – 云家社区

魏蔻蔻:每个女人都该有间属于自己的厕所 ……

  每个女人都该有间属于自己的厕所
  作者:魏蔻蔻
  生物科学博士,定居荷兰,现任医药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广经理。业余时间爱好写作,关注中西文化教育和思维差异,分享留学定居海外的生态面面观。
  洁尘新出版的随笔集《一朵深渊色》中的文章“女人的庭院”刊上网后,我第一时间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中,并附上评论:“女人有庭院,胸中有丘壑”。一个成都籍的男性朋友在成都给我留言:“最烦女人胸中有丘壑,只爱女人胸间有丘壑!”一个成都籍的女性朋友在纽约对我喊话:“我还在为有个我一人专用的厕所努力!”
  其实我想讨论的不是 “庭院”或“厕所”,而是作为女人,在家里,你有没有一个彻底属于自己的空间?在那里,你可以独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在那里,无论是你“胸中的丘壑”还是“胸间的丘壑”都可以不被打扰!
  ——蔻蔻写在本文之前的话。
  洁尘的庭院和我在国内家里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篱笆墙。我们是门对门的邻居,是分享美食和交流思想的朋友。我去年回国时,从荷兰给她带了很多郁金香花种。听洁尘的先生说,秋天种下后,现在已经在她家院子里发芽了,就等春天来了开花。这也算给洁尘的庭院增加了一份美丽和期待吧。


  洁尘不止有一个美丽的庭院,她还有一个宽敞而采光极好的闲厅,舒适的大沙发,让你一坐下去就可以窝在那里惬意得不想起来,品着她的好茶、吃着她的好零食,天马行空的聊天。这空间完全是洁尘自己的,谁进来,谁离开,或是彻底的独处,是她决定。洁尘先生有承载他爱好的独立画室,彼此互不干扰。

  因为自己的精神领域能有物质空间的容纳,洁尘所有的感官都打开了,她可以游刃有余的把握有关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感觉的任何写作。

  女人成家后,这样的一方空间,大多时候是很难得的。毕竟,当我们掏出全部积蓄来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时,谁也不会把女人的“闲庭信步”当作首要目的。

  我的纽约女友为之努力的专用厕所,大概有卫生等角度的实际出发点。不和老公孩子同用一个厕所,就意味着能够永远忽略马桶的盖圈有没有放下来,附近是否有尿渍,门把手是不是沾着水等问题,让人大松一口气。

  除此之外,厕所,还意味着一个理所应当不被打扰的私密空间。在那里,女人和一切琐事隔绝,暂时图个清静。

  那个被佟振保娶回家,从白玫瑰变成“饭黏子”的孟烟鹂不就是为了逃避家人和下人的指指点点,每天要在卫生间里坐上几个钟头吗?她觉得“只有那个时候是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做事,不说话,不思想;其余的时候她也不说话,不思想,但是心里总有点不安,到处走走,没着落的,只有在白色的浴室里她是定了心,生了根。”

  小S也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时间 “就是小孩都睡了,知道老公在书房,然后我在厕所里看书,你知道他们都在你四周,然后你可以安心独处了,这时间我觉得很幸福。”

  你看,无论是像烟鹂那样的怂女人还是像小S那样的名女人,都很珍惜在厕所里的独处时光,认为那是“幸福”的时间。

  的确,厕所是个可以让我们完全放松,不被评判的空间,可哪里容纳我们的精神世界呢?

  在荷兰,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你能在很多家里看到各式风貌的承载男女主人爱好及自我的私人空间。

  我公公有一间三十几平米的专属房间,放着他从小搜集的阿贾克斯俱乐部的足球海报,队服,帽子,纪念品,票根,影像资料。他会边喝啤酒边在那里观看以前和现在的球赛。我婆婆喜爱猫王,那是她终身的狂热和偶像,她有一间猫王陈列室,摆满了猫王的照片,她当年观看的每一场猫王演唱会的纪念品。房里一整套的顶级立体音响系统。她会把自己关在里面,穿着六七十年代的服装,大放猫王的音乐,独自跳舞,然后大汗淋漓的出来,喝杯冰水,说:“我又年轻了一次!”

  我朋友Wim的整个车库和阁楼全是他的工具,吃完晚饭或周末,他会在那里修理和制作东西。他擅长做灯,圣诞节之前的两个月,他就开始做各种节庆小灯,然后一点点测试并悬挂在屋外街道的树上,壮观美丽到已经数十年闻名荷兰南部。圣诞节期间会有来自各地的荷兰人到此观看Wim的灯展。市政厅知道了,为了嘉奖他为市府旅游独特的贡献,每年拨款给他做灯。Wim的太太爱好卡通人物Betty Boop和刺绣,她有一间十几个平米的刺绣房,用来绣她的Betty Boop制品,然后悬挂或摆放在房间各处。孩子们都知道,父母在自己的“爱好空间”时不能去打扰。不过他们也为儿子在院子里辟出一个阳光房,他可以在那里玩自己搜集的各种火车汽车模型。

  我的很多女友拥有自己的独属空间,可能是一整间隔音房堆着各种乐器,音乐制作台,用来玩音乐;可能是专画教堂彩色玻璃的制作室,或是藏酒品酒室。

  我问过蔻妈:“妈妈,如果有个完全属于你的空间,它会是什么样儿的?”蔻妈想都没想:“你妈我守着这么大的房子都‘空巢’了,还空间呢!”在蔻妈面前,别“仰望星空”说那些虚无飘渺的话,她总有本事用一针见血的话把你拉回最现实的土壤。

  蔻妈不懂我说的“空间”是一个和面积无关的 “心灵的出口”。不过,蔻妈的话让我想到,这个空间该如何定义,什么人会认为有必要拥有?

  这个“自我精神空间”,应该能让你放松,让你的身心都回归最舒适的原点。你可以在这里彻底放空发呆,享受无所事事;可以把世事纷杂关在门外,尽情独处和品味孤独;可以按照你的爱好和收藏,布置这里,建立一个自己的“创造力承载体系”,做你喜欢的事,思考你正在琢磨的东西,会你想见的人。

  如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理论,这属于靠近塔尖的上三层的需要了。对于房间的用途来说,是要满足卧室,客厅,厨房等物质和实际功用的角度后才能讨论的;对于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来说,是要满足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才能奢望的。

  我的手机里有两个和女友们的聊天群,一个和国内的,一个和荷兰的。前者的话题,大都是孩子的食品是否安全,幼儿园和学校的选择,孩子看病如何麻烦;后者是聊孩子玩什么APP,秀孩子的创作,孩子的爱好及度假趣事,改装孩子的房间。

  荷兰孩子们的房间会在父母与子女共同商量后被非常个性化的布置。比如汤姆火车床卧室,hello kitty主题卧室。在孩子2-10岁间很多家庭是每隔1-2年就为孩子换一次房间装修,或是和孩子一起漆墙换颜色,重新摆放家具,全是依着孩子的爱好来。如果买太贵,父母就自己给孩子做。

  在荷兰的室内设计专业里有专门为孩子设计家具的,此间再分为不同年龄段,如有0-1岁,2-5岁的孩子家具。我有个朋友的工作是只给0-3岁的荷兰孩子设计房间里的灯和调配灯光的颜色。

  如此细化的生活方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空间需求和精神爱好能够从小被最大化的满足。我常想,他们的生活应该少很多委屈和压抑,多很多正能量和信任感吧。心灵的满足感和对外界环境的安全感打了折扣,多多少少是因为从小到大,不得不学会太多割舍,不得不告诉自己“凑合着过吧”。这种无奈的“将就”成了我们生活的第一准则。

  在我们透支了所有的金钱买来的上百平米的房子里,还是没有那哪怕一平米属于自己的方寸之地,任你的爱好,梦想,时间,情绪完全释放。

  个性和自我,不是通过你选什么牌子的沙发和什么风格的装修来体现,而是由有没有一个放得下自己精神需求的空间来决定。

  让我们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底层慢慢爬吧!先为一间属于自己的厕所努力,或者先为一段在厕所独处的时光努力吧!
 

文章来源:云家社区     ngnhome.com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评论